在數位設計的領域,Adobe 的創意雲長期佔據主導地位,但其高昂的訂閱費用、隱私政策變化以及封閉的生態系統促使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尋找替代方案。特別是在 2024 年 2 月更新的條款允許該公司「使用自動和手動方法存取您的內容」(Adobe 的隱私權政策),這引起許多創意工作者擔憂資料隱私和內容所有權問題。KenneyNL 的「Adobe-Alternatives」GitHub 倉庫便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尋找可靠替代方案的需求急劇增長,而 KenneyNL 的倉庫恰好填補了這一資訊空白。
群體智慧與適應性
與傳統軟體推薦列表不同,該倉庫採用 GitHub 的 Issues 系統作為主要的內容管理方式,這種非傳統的知識庫架構具有獨特優勢。截至2025 年 4 月,倉庫中已有超過 170 個開放議題(Issues),每個議題代表一個特定的 Adobe 替代方案或相關討論。這種動態結構允許社群成員持續新增新發現的軟體、更新現有條目資訊或就特定替代品進行深入討論。
值得注意的是,該倉庫雖然有些牴觸 (開源社群的老毛病) 但並不迴避商業軟體。如 Issue #129 中關於 Odyssey 的討論明確提到
「它不是免費或開源的(我希望它是),但有終身授權和訂閱可選擇」。
這種務實態度反映了創作者實際工作場景中的多樣化需求:並非所有專業任務都能被開源工具完全覆蓋。
其次,創意軟體領域變化迅速,KenneyNL 的倉庫結構使其能夠快速回應這些變化。例如,當 Adobe 在 2024 年更新服務條款引發隱私擔憂時,倉庫中關於本地處理能力強、不依賴雲端服務的替代方案討論明顯增加。這種動態適應性是靜態部落格文章或影片推薦所無法比擬的。
使用建議
雖然 KenneyNL 的倉庫是尋找 Adobe 替代品的寶貴資源,但從 Adobe 生態系統遷移到另一個相對荒野的環境是需要經過一些討論及適應的過程,倉庫中的討論也反映了這一點。下面是一些轉換時的建議事項:
- 按優先級替換:先針對最常用或訂閱成本最高的 Adobe 產品尋找替代品。
- 並行使用:在完全轉換前,新舊工具並行使用以熟悉新的工作流程。
- 技能再投資:利用教程和學習資源克服新工具的初始學習曲線。
- 相容性測試:確保工作環境中會遇到的檔案格式與新軟體相容。
為方便使用者快速辨識各替代軟體的性質,倉庫採用了以下標記系統:
- ✨:免費且開源
- ⭐️:免費
- 💵:一次性購買
- 🔒:需訂閱
這種標記方式有助於使用者根據自身需求和預算,選擇最適合的工具。
局限性
儘管內容豐富,KenneyNL 的倉庫也存在一些使用上的挑戰:
- 資訊碎片化:替代品討論分散在各個 Issue 中,缺乏統一比較視圖。
- 推薦偏主觀:部分推薦基於個人偏好,可能不具普遍性。
- 對商業軟體存在偏見:開源社群可能對商業產品評價不夠全面。
- 新工具的討論較延遲:完全依賴社群貢獻可能導致某些新工具收錄不夠及時。
我會怎麼挑選呢?
由於清單裡的軟體還蠻多地,一般人很難一個一個測試,且需根據自己的工作需求調整,加上清單中有一些很明顯不合適的建議,像是以 Paint.NET (類似小畫家) 來取代 Photoshop!下面我以一個網頁設計師的工作需求推薦一份清單:
Adobe | 替代方案 |
Photoshop 影像修圖&合成 | Affinity Photo |
illustrator 向量製圖 | CorelDRAW、Affinity Designer |
Lightroom 照片修改 | Pixelmator Pro、PaintShop Pro、Affinity Photo、Capture One、Dx0 PhotoLab、Luminar Neo、On1、Darkroom |
Dreamweaver 網頁編輯 | Visual Studio Code |
AdobeXD 原型工具 | Figma、Sketch、Framer、Penpot |
Premiere 影片剪輯 | DaVinci Resolve、Final Cut Pro、CapCut、Shotcut |
Bridge 看圖軟體 | XnView MP |
總結與未來展望
KenneyNL 的 Adobe-Alternatives GitHub倉庫,代表了數位創意工具領域的一種新型知識管理方式——開放、動態、社群驅動。這讓它不僅僅是一個軟體列表,更是一個創意工作者自主權的討論平台,反映了創作者對與資料隱私和可持續商業模式的日益關注。
隨著 Adobe 等傳統廠商繼續調整其商業模式(如:訂閱),以及新興 AI 工具不斷挑戰現有工作流程,這類替代品資源庫的價值將進一步提升。未來,我們期待看到倉庫向更加結構化的知識庫演變,或整合自動化工具幫助用戶根據特定需求篩選最適合的替代方案。
對於創意專業人士而言,KenneyNL 的倉庫不僅提供了「逃離 Adobe」的路線圖,更重要的是展現了一個多元化的數位創作工具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開源與商業、傳統與創新、巨頭與獨立開發者共存,最終創意工作者將透過這些工具為我們的生活創造一些有趣的玩意,你準備好了嗎?我迫不及待看到這些工具可以攜手創意工作者在各種不同的領域中發光發熱。